在保健食品的產業界,流行了 一個氛圍,就是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添加比例為10:2,這個產品企畫的方案,是源自於國際上某個很知名的葉黃素原料品牌,與美國大型研究機構合作的大型臨床實驗稱為「AREDS 2」。是研究一組機能性成分配方,對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預防作用。而這組配方實際上不只添加了葉黃素與玉米黃素。
好,聊到這邊我想探討的不是這組配方的好處。因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Google搜尋了解。我想聊的主要有3點。
Photo by Berke Araklu0131 on Pexels.com
第一點 你開發的葉黃素產品,受眾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預防需求者嗎?
AREDS 2 這組配方是「探討老年性」的黃斑部病變,也就是說受測者的年齡層是當時2006年的中年至銀髮族。這點其實很有趣,因為實際上我們都知道眼睛的保健已經不只是老年人的專屬,凡舉學生、一般上班族、工程師、會計、沒事就滑手機的人,都需要眼睛的保健,但是需求絕對遠不只老年性的黃斑部病變。這點,品牌商在開發產品的時候就要考慮到目標顧客的真實需求。

第二點 其實這個配方反而間接的打壓了玉米黃素所扮演的角色
如果你深入研究玉米黃素,你就會知道玉米黃素沒這麼簡單,除了普遍統稱的「玉米黃素」,玉米黃素還可以細分一些不同的結構,我這邊就不做學術探討。另一方面,玉米黃素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葉黃素,因為葉黃素雖然能降低黃斑部病變的風險,但你深入研究就會知道,葉黃素與玉米黃素雖然都能提升黃斑部的色素濃度 (吸收藍光保護黃斑部),但是葉黃素是分布在「黃斑部的周邊」,而玉米黃素是分布在「黃斑部的中央區域」。這真的是很重大的發現!也就是說,如果一位現代的消費者在30歲的時候開始吃單獨的葉黃素,沒有補充玉米黃素而飲食也不均衡的情況下,我們大膽推測,他在幾十年後會有很高的比例「黃斑部的中央」仍受到傷害。這件事過去並不存在,因為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角色都是近代的研究成果,而頻繁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習慣也不過近10年的事情。因此,品牌商的產品到底能不能真正幫助消費者的眼睛保健,取決於有沒有深入探討機能性成分的作用原理與功效。如果只是跟著上游原料商或是市場主流的習慣,很可能沒有洞察真正重要的事。

第三點 真正好的護眼葉黃素配方誕生,是來自你用心思考了目標受眾的生活
從上述的討論脈絡中,你有沒有想過,既然玉米黃素扮演著和葉黃素同等重要的角色,那麼玉米黃素只添加2毫克真的夠嗎?另一方面,也有很多的研究不是使用10 : 2這個品牌的研究,這些研究如果深入了解,你會發現所謂的10:2黃金比例,也不過就是一種實驗結果,並不等於真理。而以我自己的觀點來看,玉米黃素在國內沒有設定法規上限,但是研究結果大致上是建議 玉米黃素添加10mg以內是安全有效的,因此實際上不需要死守著2毫克這個單一品牌的實驗結果,可以視情況增加玉米黃素的劑量。也因為我們的目標受眾可能是20~40歲的手機重度使用者,那麼抵抗營幕藍光真的是長期很重要的需求,只用2006年「預防老年性黃斑部的研究」是沒辦法涵蓋現代年輕一族的護眼需求的。
此外,黃斑部畢竟只是眼睛的一部分,在整體保健食品產品開發企劃的時候,你還要考慮目標客群的立即型困擾,比如用眼過度、眼睛痠、眼睛乾等立即型的健康需求。這需要研究的就不只是葉黃素和玉米黃素了,你需要研究哪些成分對於眼睛補水、眼睛舒緩、眼睛焦距調節、眼睛血液循環、眼睛代謝有深入的研究。而你的目標受眾,也會因為你的保健食品配方專屬於他們,因而非常需要你的產品,能真正創造互惠互利的共贏局勢。這場雙贏的起點,就是你對目標受眾的深刻理解,以及你提出的解決方案(也就是產品)是不是真正的有效方案。
我是徐鈺翔營養師,陪你探索保健食品市場洞察、消費者需求、以及保健食品開發的觀點。可以訂閱我的網站,你將可以收到第一手的新文章資訊。